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3DP : 新手上路多坎坷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2015年一月初,家裡多了 3D printer 以後,佔去了我大部份的空閒時間,咦~那該有什麼「大作」吧!悲慘的是,每捲一公斤的 PLA,印掉一捲多,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作,有的是一堆廢料和印得不好的小東西!自己不熟、不會調校是原因,運氣不好又是另一項很大的因素。

這近三個月期間,硬體遇到了:
  • Z 軸牙條不直,產生偏擺。
  • X 軸右側的 X-idler 滑輪螺絲附近,塑膠印件裂開,列印速度太快會嚴重失步。
  • 自己手殘,將限位開關杜邦端子接反,燒爆兩片 Arduino MEGA 2560 上處理外部電源的 AMS1117-5.0 晶片,甚至連 RAMPS 上的二極體 1N4002 也燒掉,完全不動作。(後來都自己換零件修復了)。
  • 再度手殘,新買的第三片 Arduino MEGA 2560 不知什麼原因,通訊晶片 ATmega16U2 損壞,無法透過 USB 來通訊,也就是,手上的三片 Arduino MEGA 2560 通通都毀了!哈~難不成我是「MEGA 殺手」?!
  • Y 軸其中一個箱式滑塊軸承卡卡的,應該是裡面的鋼珠有問題。Y軸移動到某些位置會失步。
  • 黑鋼石噴頭、喉管散熱不良,出料不順。
.哈~光是硬體本身就問題一籮筐,難怪我怎麼調校都不穩定,唉~一度想要放棄不玩這一臺了!沒關係,所謂的「三折肱而成良醫」,磨久了,有問題之處,一件件的發現並解決,終於可以像別人一樣的「正常」使用 3D printer 了!

小小的心得是:
  • 機器大調整或搬動過,插上電線,打開電源之前,務必檢查每一個端子、每一條線。
  • X 軸在兩支 Z 軸上的高度要一樣。
  • 列印平臺一定要夠正、夠平 (以噴口當參考點)。
  • 噴口和平臺的距離要剛好。
  • 喉管的散熱要做好。
  • 步進馬達控制晶片A4988 的限流值要調高,X軸、Y軸的皮帶要上緊。
  • 不同批的塑料溫度可能不同,需測試一下最佳的溫度來加熱。
  • 列印平臺表面以「3M 口紅膠」或是「大自然油漆膠帶(藍色)」幫忙固定印件;再輔以切片軟體中的「Brim」或「Raft」,讓印件固定得牢牢的,不會亂跑而列印失敗。
Q & A :
  • 為什麼執行 Auto Home 準備歸零,只見馬達左右亂跑,甚至超過範圍「撞牆」?
    A: 檢查一下馬達的控制線是否沒插好,接觸不良。
  • 為什麼 LCD 的字有時會變成破碎的字,畫面一片亂碼,USB 連線莫明的斷線連不到?
    A: 檢查 Arduino MEGA 2560 靠近 USB 插槽,通訊晶片(ATmega16U2) 附近是否有電源線,稍微移動電線,讓它們遠離通訊晶片。
    檢查 12V Input 的各個接點的螺絲是否有鬆脫,以致接觸不良,無法提供穩定的電流。
  • 為什麼塑料出料不順,印出一堆「海棉寶寶」?
    A: 檢查列印溫度是否太低?喉管是否太熱? 前者提高溫度,後者利用風扇散熱。
  • 開始列印,料卻來不及擠出,如何解決?
    A: 在切片軟體中設定,加上 Skirt,讓它先在外圍跑幾圈後再開始印我們的印件。
  • 為什麼印到一半,印件跑掉了?
    A-1: 確認一下,是否噴頭太高,以致第一層黏不住平台。
    A-2: 在列印平臺貼油潻膠帶、美紋膠帶或塗3M口紅膠。
    A-3: 在切片軟體中設定,加上 Brim或是Raft,讓印件的底面積大一點,可以抓牢一點。
  • 如何降低印表機在列印時的震動與噪音?
    A:試試看,在底座加上止滑墊。我是在最底層先放兩層泡綿做的「巧拼貼」,疊一塊木板後,在印表機和木板之間再加一層止滑墊,有加有差。

我幫自己的 Prusa i3 增加了底下幾個部份:

  • 加一顆「食人魚 LED」,方便觀察列印狀況。
  • 在擠出機構上加掛吹喉管的 40mm 散熱風扇。
  • 加擠出馬達上加掛吹物件的 40mm 的冷卻風扇。
  • 增加電容式近接開關偵測列印平臺高度。

由左而右:喉管散熱風扇、電容式近接開關、物件冷卻風扇
食人魚 LED
喉管散熱風扇
電容式近接開關、物件冷卻風扇
相關印件模型:




1 則留言:

  1. https://googledrive.com/host/0B12NSU5QARH9cUNtbXQtV3JiQnM/40mm-fan-mount.stl 無法下載

    回覆刪除

 
雄::gsyan © 2009. Design by P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