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I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I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DIY:修復拉鏈止滑功能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今天在指南宮後山發生了一件很糗的事,指引兩個人往猴山岳的路,他們離開後,才發現自己長褲的拉鏈居然滑開了,真的是糗到不能再糗;幸好今天穿的上衣下擺夠長,應該有遮住,沒被看到吧?(一整個自我安慰!)

現在的拉鏈頭,大部分都有一個小簧片,可以防止它往下滑;要我們拉拉鏈頭,簧片被往上提,才會鬆開,才能滑動拉鏈。不過,久了,簧片老化了,「煞車」就卡不住了,三不五時就製造出糗的事件!

可是拉鏈明明就好好,買個拉鏈頭來換?當然可以,只是天生愛動動腦,動動手,總是想用別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既然是簧片彈力的問題,那就給它一點彈力吧!

[圖1] 補強中的拉鏈

如 [圖1] 在拉鏈止滑簧片的上方,穿過了一條細細的白色彈力繩,並打上牢牢的死結。材料哪裡來的呢?

之前有個口罩因為一邊的耳掛沒壓實固定好就混在其它好的口罩中,被我擱在一旁沒用過,這一回,就派它出場來救救拉鏈。

[圖2] 拆開的口罩耳掛

如 [圖2] 所示,口罩的耳掛其實主要由一大股線、一小股線,再加上細細的彈力繩繞在一起的。這細細的彈力繩拿來「頂開」拉鏈的止滑簧片,間隙剛剛好;打完結也不會太顯眼,一整個完美。不過,跟小孩子炫耀時,她問我一個問題:「這樣不會在洗衣機洗一洗,就洗到掉了嗎?」,哈!第一次這樣玩,要驗證過才知道答案。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Life : 2025 三江生色::四海呈祥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年」來了~看我派出小龍鎮你!

[圖1] 2025 年春聯上的「小龍」

去年底時,社群平台推了一部「小龍」手做的短影音:

簡單又可愛,就趕緊收到網頁書籤中,等著迎接「年」來。

早上將春聯寫好了,把「小龍」也加上去:

[圖2] 2025 年春聯

照片的春聯上,不知道有沒有看到「亮點」?哈!字寫歪了,只好讓它變成「生『財』」。

祝福有看到此文的朋友都能身心健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來。 ^_^

▋春聯紙定價

之前買的春聯紙用完了,在文具店看到的春聯紙定價記錄一下:

  • 鳳尾紋紙全開:16元。(會員打折後 12元購入,照片中用的紙)。
  • 灑金的全開:45元。
  • 四字春聯(三組):20元。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筆電軟排線氧化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這兩天的心得,十幾年的老筆電整理時,別忘了檢查並清理軟排線(FFC, Flexible Flat Cable)接腳上的氧化物。之前接手朋友汰換的筆電時,鍵盤某些按鍵鈍鈍的,後來甚至會按下後沒反應。原本以為是按鍵的問題,有時拆開來清一清(哈!未見清出什麼啊!),敲一敲,好像正常一點;但是過一陣子,那些按鍵又開始罷工;另一部更舊的筆電,也有類似的情形。

最近跟三部舊筆電成天和在一起,哈!好像打通任督二脈一般,鍵盤的問題也解決了!看一下底下這張照片:


這是筆電鍵盤和主機板連接的 FFC ,金屬腳表面有很明顯的氧化物。就是這些氧化物讓金屬接腳不再光亮,甚至影響了按鍵訊號的傳遞。

我用 2B 鉛筆,將每一個金屬腳上的氧化物盡量磨掉,將排線接回主機板的插槽。開機後測試鍵盤上的每一個按鍵,果然都可以答答答答~~反應靈敏,像新的一樣了!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GlobalSat GH-625B 資料傳輸腳位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前一陣子看到家裡回收區小孩丟掉的手錶,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妹妹給我的 GlobalSat GH-625B  GPS 手錶,找了半天,才找到。將回收區撿回的粉紅色錶帶,裝在 GH-625B 上,哈!戴在我手上,實在太搶眼了,不過聊勝於無。

GH-625B 是利用一條專屬的 USB 傳輸線和電腦連接,傳輸資料,看來,這條傳輸線應該是類似我以前買的 PL2303,它們都是使用 Prolific USB to Serial  的驅動程式。靠近手錶側的端子有四個插孔,圖形的端子有一個凹槽,這防呆的設計,滿好辨識方向的。我利用電錶先找出 5V 和 GND 以後,將它接到 Arduino 上測試,也找出了 RX 和 TX 在哪裡:

確認傳輸線插孔的用途,GH-625B 側的四支接腳的用途,就能對應出來了:


拿 CP2102 USB-TTL ,按圖將 GH-625B 的 RX、TX 和 CP2102 的 TX、RX 對接,再將 5V 接 5V,GND 接 GND


先以 Python 查詢一下 CP2102 是在哪一個 port,執行:

python -m serial.tools.list_ports

再以 pykmaze 測試看看能不能抓到 GH-625B 內儲存的基本資料(假設 CP2102 在 com3):

python pykmaze.py -p com3 -i -f

在 GH-625B 上可以看到

CMD:784748

表示成功執行了查詢的指令。這樣子,以後不怕原廠附的傳輸線壞掉了。pykmaze 原來無法用 Python 3.x 來執行,順便將它改為可以適用於 Python 3.x ,改天再放到 GitHub 中。

相關連結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Life : 2024 門迎百福::戶納千祥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中午在門口將去年的春聯「拿下」時,聽到樓上也在撕春聯,啪啪啪~處理滿久的樣子。哈!這幾年我都是將春聯貼磁鐵條上,就直接吸在鐵門上,不但貼的時候好調整,取下時更簡單。

今年決定換一下內容,想想,幹嘛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認真寫就對了;再說,這幾個月,我也花了不少時間磨了一下,雖比不上高手,自己看了開心就好。


小孩則負責摺紙生肖的部份,這一回沒有提供樣本,讓她用去年拆下的兔子喚起記憶後,再行改裝,反正作者說是龍,它就是龍。

新年快樂!祝福看到此文的人,都能平安健康,財源滾滾來。 ^_^

相關文章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DIY : 吉他弦當時鐘指針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繼2020年11月左手五十肩犯,右手也來找麻煩了,因此吉他一個多禮拜沒碰。昨晚氣溫驟降,吉他的第五弦不知什麼時候就這麼斷了。本來在換新弦的,突然想到之前電視遙控器的按鈕不靈光,我用細銅線「穿刺」後,當按鈕的導體(參見「雄:DIY : 遙控器按鈕回春術之四」),好用,但是久了因為潮溼(仔細看,按鈕下方居然積水),銅線氧化變黑,就有不靈光了。哈!找到之前換下來的吉他第四弦,還亮晶晶的!雖不知道是什合金的,將原來包覆在絲線的金屬絲展開來,再度施展「穿刺之術」,當遙控器按鍵下方的導體,他日再來看看這回能撐多久。

一個不小心,撞倒了放在電腦主機上方的時鐘機芯,這個機芯是上週房間時鐘換新機芯後拆下來的,想說好玩,只將它以橡皮筋固定在一個小瓶子上擉著;這麼一摔到地上,單薄的鋁製指針,當然是撞歪了。哈!剛玩完「吉他弦按鈕」,繼續拿斷掉的吉他弦來玩。

[圖1] 吉他弦做的時鐘指針

[圖1] 中用的是古典吉他的第六弦,金屬線好塑型,又有彈性,拿來當時鐘的指針,bling~bling~ 的。

[圖2] 古典吉他的第四弦

[圖2] 的則是古典吉他的第四弦,金屬線較細,拿來穿遙控器按鈕很好操作。

這個 2014年買的時鐘, 舊機芯用的是三號電池,為了能再利用因為電力不足,點不著自行車的四號電池,可以用巧拼貼剪下的泡棉,中央穿一片銅箔當導體,像 [圖3] 這樣:

[圖3] 四號電池的「墊腳石」

將銅箔加泡棉做的四號電池「墊角石」放到三號電池的電池盒中:

運用了泡棉的彈性,感覺比之前用 3D printer 印的「電池轉換盒」好用多了;泡棉用剪刀剪一剪,剪成「火山」貌的錐形,很好施作,凸的一邊靠電池盒負極的張簧片,平的一面對電池負極;不用等 3D printer 一層層印,耗掉很多時間,泡棉又有彈性,只要穿一片導體,不用再加工。

哈~感覺好久沒玩手作了,應該要開始再來玩東玩西,亂玩一通才對,這個比寫程式又更好玩!

相關文章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DIY : 以 3DP 鐵氟龍管補救上弦枕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前一陣子發現三十多年的古典吉他的上弦枕有裂痕(圖1),難怪彈空弦時老聽到雜音,一開始只有一根弦有這樣的問題,剪了一小片塑膠片墊在上弦枕的凹槽中,雜音就沒了;後來其它弦也有類似的情形,索性以 3D printer 用的鐵氟龍膠帶貼了兩層在弦枕上方,又暫時解決了雜音的問題。不過鐵氟龍膠帶畢竟還是薄,久了就被弦給壓破了。好吧!再發揮一下 DIY 的精神,鐵氟龍膠帶太薄了是不是!那我請出 3D printer 必備的鐵氟龍(PTFE)管,夠滑、夠硬了!

先來看看上弦枕上這明顯的裂痕:

[圖1] 在上弦枕中央有裂痕(半透明的為鐵氟龍管)

鐵氟龍管原來是 3D printer 拿來送塑料用的,

[圖2] 鐵氟龍管與已處理好的上弦枕

切一小段鐵氟龍管,並剪開後盡量攤平,讓它穩穩地蓋住上弦枕。因為鐵氟龍管用力壓是稍可塑形,所以能壓出淺淺的凹糟,凹糟雖淺,還是能固定琴弦。

[圖3] 蓋上鐵氟龍管的上弦枕

簡單的加工一下,又讓我的吉他沒惱人的雜音了。哈哈哈~剩下的雜音就是自己琴弦沒壓好的問題了 XDDD





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Life : 2023 恭賀新禧::萬事如意

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跟小孩子說:「讀過書的人,春聯當然要自己寫。」,自 2019 豬年起,家裡的春聯便開始自己寫,還加上生肖摺紙當裝飾。就這樣子豬、鼠、牛、虎,來到免年了,當然不能免俗。

2023-01-21 免年春聯

之前總為了撕下舊春聯,也把門上的漆剝掉而傷腦筋,去年改成在春聯背後貼上磁鐵條,這樣子好黏又不怕破壞門上的油漆,試了一年,「年獸」果然沒有將春聯偷走,所以今天再度如法泡製。

把前三年的照片順便找出來,放在這一篇中:

2022-01-31 虎年春聯

2021-02-11 牛年春聯

2020-01-24 鼠年春聯

2019-01-30 豬年春聯
哈~是的,對子沒換,因為當初可是精心挑選的,筆畫比較不複雜,然後,不用再重新練字啦!看!多麼「精打細算」。

最後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最重要的是,閤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DIY : 簡易混音器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2021 年時,想用手機錄畫面,才發現 Android 錄畫面時,錄不到輸出的聲音,查了半天資料,找到了關鍵字「audio loopback」,然後參考了這篇「Audio Loopback Dongle」:

它主要是將原本要輸出給耳機的聲音,導回給麥克風;而在錄畫面時,麥克風的聲音是可以同步錄下的,這樣一來,就能把原本錄不到的聲音,用跳板的方式,同步錄下來了。

參考「Audio Loopback Dongle」的電路圖,稍微修了一下,另外加上 TRRS 母座,可以插耳麥接聽輸出的聲及說話。這個簡易混音器,試了一下,搭配 Kimcy929a 的 Screen Recorder :

就可以解決我 Android 手機無法同時錄影跟錄音的問題 (如果 Android 的版本較新,這個問題應該已經解決,不過,我的手機只能到 Android 9)。

後來看到有人在討論 Google Meet 除了用「分頁模式」,遠端學生無法聽到老師聲音的問題;前面的簡易混音器再度登場,它可以將電腦本來要輸出給喇叭的音源和麥克風混音以後,再由麥克風的途徑輸入給電腦,這樣子,無論 Google Meet 使用任何模式分享畫面,遠端都可以同時聽到電腦的輸出的聲音及麥克風的聲音。

不過,在使用後,才發現,如果沒有音量調整實體鈕來控制電腦輸出聲音的大小,有時會蓋掉麥克風的人聲,所以後來又幫簡易混音器加上了一個電位器,這樣使用時更方便。[圖1] 是修改過後的電路圖:

[圖1] 簡易混音器電路圖

[圖2] [圖3] 的混音器是利用舊電話拆下來的電位器(R3: 50kΩ)、舊平板拆下來的 TRRS 母座(J2) 及一個全新的 TRRS 端子(J1)所組成的。

[圖2] 簡易混音器
[圖3] 簡易混音器

使用時,左側的 J2 可以插上耳麥監聽及說話;右側的 J1 則插到手機或是平板的耳麥插座,如果是接桌機,則可以用一母(TRRS)轉二公(TRS)的轉接線 [圖4],將 J1 分為耳機插頭跟麥克風插頭,再插到電腦的耳機與麥克風插孔中。

[圖4] TRRS 轉 TRS x 2 的轉接線

看到這邊,哇!可以應用在手機或平板,是不是就可以解決 Google Meet 在 iPad 上無法分享聲音的問題?

iPad 與 Google Meet 分享聲音

關於 Google Meet 在 iPad 分享聲音的問題,可以看一下我錄的測試影片:

影片中使用的簡易混音器是 [圖5] 這個:

[圖5] 可斷開麥克風功的簡易混音器

測試影片中的 iPad 有成功在 Google Meet 中分享聲音給遠端,主要是有特別去將「耳機」的音量及「電話」的音量調小,前者用虛擬調整鈕調整,後者用 iPad 的實體按鈕調整。

不過,只要使用麥克風講話,或是遠端的人有發言,分享的聲音就可能因為回授的關係而變小或是消失,所以需要將 [圖1] 右側中的 J1 插掉後重插(有可能因為這樣而讓 Google Meet 斷線)。如果音量調整得不好,或是大家都很多話,會很不穩定。

所以結論是,使用 Google Meet 分享聲音,還是筆電或是桌機比較穩定而容易些。

立體麥克風

前面 [圖2] 和 [圖5] 的混音器,設計時,因為考慮可以直接插手機或是平板,所以都是針對 TRRS 的端子設計,也就是麥克風都是單聲道而已,所以只用一個電位器來調整音量。

個人常用的麥克風是以前 AIWA 隨身聽附的立體電容式麥克風,為了讓它保持立體聲,所以我利用光碟機拆下來的控制板 [圖6] :

[圖6] 光碟機的控制板

改裝成 [圖7] 的混音器:

[圖7] 光碟機控板改裝的簡易混音器

我將接到電腦喇叭和麥克風的外接線改了一下,加裝了 2.54 的母座,這樣就可以直接插在三根 2.54 的針腳上,喇叭的音量可以用雙聲道的電位器來調整大小聲,然後再串接到麥克風的左、右聲道,這樣子,就可以維持麥克風的立體聲。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DIY : 滑動開關維修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朋友拿了一個罷工的鬧鐘給我幫忙看看。拆開後,觀察到兩根電線「離家出走」迷路了。一根是連接到小燈開關,小燈的另一側是接在正極,所以斷的這根是連到電池座的負極,試了一下,果然沒猜錯;另一條迷路的電線是黑色的,而電池座上的負極也是什麼都沒接。輕輕鬆鬆就把鐘不走,燈不亮的問題解決了。

仔細的觀察電線的端點,銅線都變黑了,在猜想,多半是之前電池漏液,讓電線氧化太嚴重,最後就斷頭了。

正準備將螺絲鎖回去,心血來潮,試了一下鬧鈴,哈!果然不會響。問了主人,原來它不響很久了,害我以為是自己把它修壞了。

這個鬧鐘的鬧鈴是用一個 3P兩段的滑動開關來控制鈴聲,測試了一下,兩段都不會導通。只好拆開來看看怎麼回事。

拆開的3P兩段滑動開關

可以看到導通接點的銅片(接觸片)氧化得很嚴重

滑動開關的推柄及接觸片

推柄下方有一個小彈簧,彈簧會將底下的接觸片往下頂,這樣子可以跟端子更緊密的接觸,又不影響它滑動,這個設計滿巧妙的。

拿細砂紙將氧化的部份都磨掉

去除氧化物後的接觸片

接觸片及端子都亮晶晶的,鬧鈴又可以鈴~鈴~鈴~。

不過,這鬧鈴也太大聲了,睡夢中應該會嚇醒;如果是「葉大雄」,大概會摔下床吧!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DIY : 腳踏車座墊套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家裡有兩輛腳踏車座墊的皮裂開了,想說不過就局部裂開而已,換新的有一點可惜,原以為用 3M 強力膠帶黏一下就可以,結果久了還是會脫膠,甚至黏在褲子上。

那天去水電行買燈泡時,看到機車椅套,有一個是單純黑色防水布加鬆緊帶的,於是花了99元買了一個。它的大小至少可以改裝成四個腳踏車的座墊套。

本來想的改裝方法比較複雜,後來看到腳踏車座墊下方都有用塑膠邊條壓著皮套,而且是用鎖螺絲的方法固定。這樣子,我要改裝就更容易了。

座墊下方有膠條跟固定的螺絲

將防水布裁出合適的大小後,只要以座墊原有的膠條壓著,將螺絲鎖緊就可以。


哈~程序很簡單,不過,我還是玩了一個晚上。

因為這個防水布本來就是設計給機車用的,所以坐上去不會太滑,觸感也不錯。接下來可能要觀察它能用多久。沒關係,即使壞了,我還有三份材料。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DIY : 手搖磨豆機加蓋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家裡的手搖磨豆機沒有蓋子,遇到活蹦亂跳的咖啡豆,邊磨得邊撿意圖「逃跑」的豆子。哈~之前朋友寄來自己烘的豆子特別會跳,隨手拿了張紙,卡在搖臂下方,就可以不用一直彎腰撿豆了。

卡了張紙防咖啡豆亂跳

哈!單薄的紙,當然是不耐用。前幾天小孩子吃完「翹鬍子」,把罐子拿去放回收區;看它透明的塑膠蓋子,大小和磨豆機的開口差不多,於是趕緊去撈回來。

在塑膠蓋的中心剪了個口,讓磨豆機軸心可以卡進去:

「翹鬍子」磨豆機上蓋

這軟蓋很好加工,一下子就完成一個「翹鬍子」磨豆機上蓋了。試了一下,效果還不錯呢!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DIY : 滑鼠按鍵回彈力道不足解方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現在用的滑鼠是別人不要的電競滑鼠,它靈敏滿高的,按鍵也輕。不過一直有個小問題,左鍵即使我已經輕按了,很容易變成連發,每每一個不小心就把疊在一起的視窗全關了;再不然就是明明 click ,卻變成了 double click ;drag 的過程就 drop ......。

猜測會這樣,可能是左鍵的回彈力量不足,手指已經放開了,按鍵卻還壓在微動開關上,就像接觸不良一樣。最近變得比較嚴重,只好將滑鼠拆開,一探究竟。

在按鍵下方加彈簧增加回彈的力道

這個滑鼠在按鍵的下方有一個滿小的扭力彈簧(torsion spring),哈!一般平價的滑鼠就只單靠塑膠的回彈力道而已。試了一下,在按鍵的下方再卡一個之前多色原子筆拆下來的彈簧,滑鼠的左鍵果然因為回彈的力量增加,不再「亂按」。不過,也因為回彈力量變太大,按起鍵來,費力許多。

進一步想,造成回彈的力道不足也可能是微動開關老化造成的。不想「動大刀」換微動開關,於是先拿 WD40 又噴又擦的。

將外掛的原子筆彈簧拿掉測試 WD40 是否有效,耶!它又恢復正常了!

除了硬體的問題,也可以從系統的設定著手。以我在用的 Windows 7 來說,在 [控制台] 中的 [滑鼠] 設定打開來:

Windows 7 滑鼠設定畫面

在「按鈕」的分頁中,有一個「連按兩下滑鼠的速度」。可以先將移動滑鼠,讓指標停在右側的「資料夾」圖示上,然後 double click,有作用的話,應該會讓「資料夾」圖示開或是合;再調整上圖箭頭所指的拉桿,並在資料夾圖示重新測試。反覆測試,將速度調到自己滿意的值,最後再按「套用」的按鈕。即可完成設定。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DIY : 遙控器按鈕回春術之四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電視遙控器又有按鍵不靈光了,上回「雄 : DIY : 遙控器按鈕回春術之三」中是用熱熔膠來黏貼鋁箔,久了還是會掉,所以再換個方法:以細銅線穿剌矽膠按鍵後,弄個「鳥窩」。

用來當按鍵導體的銅線「鳥窩」

這個方法有幾個好處:

  • 方法簡便有效率。
  • 較牢固:銅線是先穿在矽膠柱中的,可以牢牢的固定著。
  • 可塑性高:細銅線的軟硬度剛好,可塑性高,可以讓它和按鍵更緊貼。
  • 不易氧化:之前曾經使用細鐵絲當按鍵的導體,久了會因氧化而導電效果差;用細銅線應該可以撐久一點。

修復時需要準備的工具與材料就兩樣:

  • 空針
  • 細銅線

細銅線我是由壞掉的電腦電源供應器中的多芯線取了大概三公分來用:

電源供應器中的多芯線

由於細銅線太軟,所以先以空針穿剌矽膠

以空針穿剌矽膠

把細銅線由針頭放入針管中

將銅線放入針管

銅線穿大概一半以後,端點壓著,將空針抽走,就完成穿線的程序。

穿好銅線的按鍵

最後將銅線折一折、凹一凹,讓它盡量增加可以和電路板接觸的面積

種好「銅髮」的按鍵

測試了一下,效果滿好的,索性把每一個按鍵都戴上「銅髮」了!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DIY : 小鬧鐘維修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整理東西,然後發現之前一包被拆解的小鬧鐘,放太久,已經忘了它當初是哪裡壞了。大概是後來沒時間研究,索性先用夾鍊袋「封存」了。昨晚將它解封後,設定了幾個要處理的目標:

  • 清理因電池露液而氧化的部位。
  • 線圈重新焊接固定。
  • 「殘障的」C2914 電晶體焊接「義肢」。

幸好電路板是靠電池負極的部份被電池液污染及銹蝕,傷得比較嚴重的就是 C2914,這顆電晶體的三支腳位氧化嚴重,稍一用力,三支針腳都斷了,沒有替換的材料,只好以小電磨把封裝的塑膠慢慢磨掉,讓針腳露出多一點,然後再焊上電線,並點上三秒膠固定。後來再加了一小段熱縮套,將三條電線束在一起,增加一點強度,畢竟「團結就是力量」。

線圈重新焊上,上電以後,確定電磁鐵有動作以後,準備將齒輪一一放到定位,又費了好大一番工夫。以前重組拆解後的東西以後,通常會多出螺絲,這一回,完全沒有這樣,哈!因為這個小鬧鐘沒有任何一顆螺絲;不過,卻多出了一個找不到家的齒輪!

重組後,一個齒輪找不到家


試運轉以後,確定四根指針都可以動作,只是可以設定鬧鈴動作的時間,不能調整時間;重新再檢視設定桿的的結構,幫迷路的齒輪找到家了!

底下是組合的記錄:

最底下的三個齒輪因為要套疊的關係,識別度很高,很難放錯

時、分、鬧鈴啟動的三個齒輪

接著要先放上黑色的鬧鈴開關連桿,及先前找不到家的那個齒輪,它是用來調整時間,轉動分針的齒輪:

鬧鈴開關連桿及時間調整齒輪

再來是分針齒輪

分針齒輸


秒針齒輪底座

秒針齒輪底座

左上的小齒輪下方有磁鐵,線圈與鐵片構成的電磁鐵會讓它轉動;藍色的齒輪會帶動中央的秒針齒輪,然後再帶動右下的大齒輪,將動力傳導到下方的分、時的齒輪組。

秒針的齒輪組


把上蓋蓋上,完工!

修好的鬧鐘


這個小鬧鐘目前還有一個小地方沒處理,燈的開關電路板有三個針腳解焊後,沒有再焊回去,燈也不知去向。不過也還好,反正燈也很少在用,有空再補上好了。





 
雄::gsyan © 2009. Design by P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