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LinuxMin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LinuxMin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rsync : 複製所有檔案但跳過有問題的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搶救快掛掉硬碟的資料,如果使用 Windows 的檔案總管,或是 Mac OS X 上的 Finder,遇到壞掉的檔案,可能就被中斷。有沒有可以自動跳過損壞檔案,繼續複製其它好的檔案,能盡量將資料救出的方法?

在 Mac OS X 的「終端機」中,如果以 cp、rsync,甚至 dd ,應該可以辦到。

假設要把 /path/to/source/ 中的所有檔案,複製到 /path/to/distination/ 裡。底下是用 rsync 的指令:

rsync -auv --ignore-errors /path/to/source/ /path/to/destination/

rsync 的常用參數筆記一下:

  • -a, --archive : archive mode;相當於 -rlptgoD ,會將底下的所有資料夾及檔案都複製,也會保留檔案的時間、擁有者、權限......等。
  • -u, --update : 如果 /path/to/distination 的檔案比較新,就跳過,不複製。
  • -v, --verbose : 顯示備份過程中的訊息。
  • --delete : 如果在  /path/to/distination 現有的檔案,是 /path/to/source 中不存在的,就刪除。
  • --ignore-errors :  即使在複製的過程中有 I/O error ,還是進行刪除。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Linux : 虛擬 Webcam : v4l2loopback 加 GStreamer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在「雄 : Android : 手機變電腦的 Webcam : IP Camera Adapter」中提到在 Windows 中除了可以用 OBS 的虛擬相機,另一個選擇是用 IP Camera Adapter;那在 Linux 還有什麼選擇呢?其實應該是有更多的方案,本篇來玩玩 v4l2loopbackGStreamer,由 v4l2loopback 建立虛擬 Webcam,而由 GStreamer 抓取 IP Webcam 所提供的 Android 手機鏡頭拍到的 MJPEG 串流,變成電腦的 Webcam。

先在 Linux 上安裝好 v4l2loopback-dkms 跟 GStreamer,接著就可以來玩玩虛擬 Webcam 了。

Google Meet : 設定 : 攝影機

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

Android : 手機變電腦的 Webcam : OBS

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
之前因為講課需要使用實物投影機,而電腦沒有外接的 Webcam 可用,又把  Android 手機 + IP Webcam 的方案拿出來用。如果搭配 Android adb 工具程式,甚至只要連接 USB 線,可以應用在沒有無線網路可用的環境中。那 Android 手機的鏡頭可以變成電腦的 Webcam,讓 Zoom、Google Meet......使用嗎?試了許久,利用所謂的 Virtual Camera ,的確是可以讓電腦的其它軟體當它一般的 webcam 來用。本篇先來玩玩 OBS 的虛擬相機 (Virtual Camera)。

Google Meet & Chrome 攝影機設定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LinuxMint : 解決發不出聲音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上週把舊筆電上的 LinuxMint 18 改安裝為 LinuxMint 19,在測試要給小孩玩的教學軟體後,才發現筆電的喇叭發不出任何音效。改用 Windows XP 開機,音效卻又正常。本來以為是 BIOS 太舊的問題,想辦法更新了 BIOS ,問題依舊。只好再重新認真的找答案。

後來用「linuxmint enable sound」的關鍵字, Google 到一部影片教人家怎麼更改音效卡的輸出設定。哈!在一臺聽不到聲音的筆電上看影片,只能看圖說故事囉!不過,有了大概的方向後,試了一下,真的讓筆電「開金口」了!

關鍵在這部筆電在安裝完 LinuxMint 19 以後,預設的設定,居然是「Off」,然後圖示並不是顯示為關閉的狀態,害我怎麼調音量都沒有用。

底下留一點筆記,以免日後又,「迷路」了。


1.先用滑鼠點一下 LinuxMint 19 畫面右下角「音量控制器」中的「混音器」



2.進入「混音器」(Volume Control) 的設定畫面以後,按一下「Configuration」


如果像上面的「Profile」被設為「Off」,就準備換為其它選項。


3.我將「Configuration」的 Profile 更換為「Analog Stereo Duplex (unplugged)」



4.換好 Profile 以後,就可以關閉設定視窗。


下面是更換 Profile 以後,音量控制選項的畫面



除了輸出,還多了麥克風的選項可以設定。最重要的是筆電在 LinuxMint 19 下,終於可以播放音效了。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LinuxMint : 中文化 chromium-browser-l10n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如果 Linux Mint 安裝完 Chromium 後,界面並不是中文的,沒關係,安裝  chromium-browser-l10n 即可解決問題。

打開終端機,並在裡面執行以下的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l10n

安裝完,重新啟動 Chromium ,即可出現中文的選單與訊息了。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LinuxMint : 重設 root 密碼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好一陣子沒用 LinuxMint ,上回安裝的 root 密碼忘記了,只好想辦法進入系統的單機模式重設。將過程記錄一下。

1.開機時按住鍵盤的 [Shift] 鍵,進入 Grub 的選單。



2.將光棒移到預設的第一項後,按一下鍵盤的 [e] 鍵來編輯啟動的參數。


3.將游標移到後面,找到類似圖片中的這一行 (/boot/vmlinux-......)


4.將游標移到前述那行的最後面,加入「init=/bin/bash」


5.按鍵盤的 [F10] 鍵來開機進入單人模式,最後應該會出現井字號「#」


6.準備更換 root 的密碼

先執行底下的指令,讓根目錄以可讀寫的模式重新掛載:

mount -o remount,rw  /

執行底下指令來更換 root 的密碼:

passwd root

換好後,執行底下指令確保資料通通寫入磁碟:

sync

最後,執行底下的指令來重新啟動系統:

reboot -f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Scratch : 在 Linux 中使用 wii2scratch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上一篇「Scratch : wii2scratch + Wiimote 當小貓咪的控制(感應)器」中主要介紹如何在 Windows 中以 wii2scratch 來幫忙傳 Wiimote 的遞訊息給 Scratch,因為 wii2scratch 是以 Java 開發的,其實它也可以在 unix like 的作業系統中玩。底下改以在 LinuxMint 中的實作來說明,相信其它的 unix like 平台應該也類似。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LinuxMint : Chromium 無法切換中文輸入法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用了幾天的 Linux Mint 才發現在 Chromium 中無法切換中文輸入法,gcin 原本設定按 [Ctrl + 空白鍵] 進行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在 Firefox 及其它軟體中都可以正常運作,獨獨 Chromium 切成中文輸入法以後,馬上又恢復成英文。雖然 Firefox 還是可以使用,總覺得有缺憾。試了半天,在 Linux Mint「軟體管理管理中心」裡還有其它有關 gcin 的模組,只要再安裝「gcin-gtk3-immodule」,並登出後再重新登入,即可解決在 Chromium 無法切換中文輸入法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 iBus 也會發生,但是它的問題似乎更嚴重,會整個卡住,對它實在不了解,反正從以前就習慣用 gcin 了。

另外,查了一下 ezgo 11 用的是什麼輸入法框架,它用的「hime」,它除了「gtk3」的模組,還安裝了「qt4」的模組。反正下次再有問題時,把其它的 immodule 也安裝一下。

在 gcin 的設定中有「酷音輸入法」的選項,但沒有安裝「gcin-chewing」,又選取了,每次在設定 gcin 時,都會蹦出找不到 chewing-module.so ...... 的訊息,真要使用酷音輸入法,記得要安裝一下。

相關文章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LinuxMint : 安裝 Broadcom b43 wireless driver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Aspire 5020 內建的無線網卡用的是 Broadcom 的晶片,Linux Mint 並沒有直接驅動它,如果想使用,只好手動來安裝驅動程式囉!在 Linux Minit 17 中的「驅動程式管理員」中雖然有偵測到 Broadcom 網卡的存在,千萬別安裝它建議的驅動程式,我裝了以後發現沒用,之後再用下面要介紹的方法也無解。糟糕的是不知道怎麼把錯的驅動程式移除,只好整個系統重灌再試,所以,記住下圖中的是「不使用這個裝置」,可別像我走了冤枉路。

不使用這個裝置哦!

LinuxMint : 安裝中文輸入法 gcin

家裡有幾台從同事那裡接收來的舊筆電,其中一台的記憶體只有 512MB,另一台更少,256MB 還被拿部份給螢幕顯示用。試著讓它們跑 Linux,512MB 的裝 ezgo 就有一點吃力,另外一台更不用說,跑跑 Lubuntu 舊版的也滿勉強的。好久沒認真的玩 Linux,一口氣下載幾個號稱輕量級的 Linux :LinuxMint Xfce 16 bit、Lubuntu 14、Lubuntu 12 txde、Bodhi Linux、PepperMint、Pubbpy Linux(Slackware、Ubuntu) 和 Arch Linux。


兩天就一直反覆的燒光碟、安裝系統,終於找出較適合的版本,512MB 的那台安裝 Linux Mint Xfce (16-bit),而 256MB 的那台則是安裝 Arch Linux 搭 LXDE。還記得第一次玩 Linux 是由 Slackware 3.x 開始的,之後就跳到 FreeBSD,好久沒那麼認真的玩 Linux。

聽說 Linux Mint 滿好,一直沒有去玩玩看,第一次的體驗,感覺真的不錯!不過,就一點很納悶,為什麼預設使用中文環境,卻沒有中文輸入法可以使用?為了要能輸入中文,花了我不少時間和精力去裝東、裝西,結果,簡單的方式是要把「gcin」裝上去,一下子就可以搞定了啦!底下將過程稍作記錄。
 
雄::gsyan © 2009. Design by Pocket